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
在奧地利有一個民間團體叫做紅鼻子 (Rote Nasen Clowndoctors) , 參加協會的人都是專業訓練的藝術家, 扮演小丑醫生到處去醫院逗長期住院的病人笑。小丑醫生希望在科學水平上研究小丑式藝術對健康的影響。這些人保持活躍的學習文化,其中使用不同的科學學科來深入了解藝術、幽默和健康的有效互動。我們生活中壓力大時, 大笑真的是會有減壓的效果啊! (應該馬上來大笑三聲) 其實歷史中每一個文化都有這樣的腳色, 像是宮廷中的弄臣。他們專門娛樂皇宮貴族們, 讓鉤心鬥角的宮廷生活中多了一點幽默樂趣。歌劇中的故事都是很戲劇化的, 例如弄臣(Rigoletto)是現在各大歌劇院的標準保留劇目之一。音樂家威爾第(G. Verdi)創作的傑作在19世紀時一直被禁演, 還好威尼斯鳳凰劇院的秘書巧妙的周旋終於可以讓這部歌劇上演, 我們才聽得到耳熟能詳的”女子皆善變” (La donna è mobile)。 布雷根茨(Bregenz)是位在奧地利西部的小城, 這裡最出名的活動,是每年夏季會在博登湖(Bodensee)畔舉辦的布雷根茨音樂節 (Bregenzer Festspiele) 。2020年疫情開始, 很多藝文活動都被取消, 所以2021年夏天時我來欣賞湖畔歌劇時除了感恩能再度參加音樂演出外, 真的被移動式的巨大舞台設計震撼到! 湖畔的夕陽真的很美。開場前巨大的小丑臉閉眼養神, 慢慢上下移動, 還有打呼的聲音。馬戲團的歡樂元素讓一開始人偶的臉充滿喜感, 但隨著故事情節變化, 當大家決定要對弄臣進行報復時, 小丑臉上的鼻子被摘下被眾人鄙視踐踏。室外歌劇的場地太大, 可惜沒法看見歌手的表情, 然而這個舞台設計是和劇情深入結合很成功的實例。 舞台上左邊的巨手象徵著弄臣的家, 有庇護所之意。所以弄臣和女兒在巨手旁對唱時, 手心手背與女兒有許多的互動關係, 非常微妙。這隻手的製作非常靈活, 每個關節都能活動自如。導演透過舞台道具暗喻主角心情, 勝過歌詞的敘述, 甚至用比中指來配合劇情進行給予注目的批判! (哎呀! 在場的小孩看到這幕, 家長要如何解釋這個指法啊?) 弄臣的臉一直隨著劇情變化, 當他苦苦哀求大家失去尊嚴的時候, 眼珠竟掉出來, 在舞台上滾來滾去成了大家的玩物。最後一幕時, 弄臣抱著奄奄一息的女兒, 這時舞台設計了女兒的分身與父親告別,搭乘熱氣球升天到天堂找母親 (氣球高度有14公尺, 女聲不能有恐高症啊)。遭到詛咒報應的弄臣失去心愛的女兒, 椎心之痛在小丑的臉上呈現, 五孔皆空到無盡悲苦的淒涼臉龐, … More 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